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3:52 点击次数:156
【原题呈现】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有人认为,立业为人生要务,立业是基础,若业不立,则无法在社会立足;也有人认为,做人是人生根本,人生一世,拼搏立业,最终拼的却是做人。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审题指导】
材料中两种观点分别强调了立业和做人的重要性,写作时要对二者关系进行思考和阐述,避免片面地只强调一方。可以认为立业与做人是相辅相成、相互促进的关系,做人是立业的基础和根本,立业是做人的体现和延伸。
可以从历史人物、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入手,如商鞅立木为信推行变法,张骞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,钟南山院士以医者仁心赢得敬重等,说明立业与做人的关系。也可以从哲学、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,如引用“知行合一”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等观点,增强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。
【佳作展示】
立人立业,互为经纬
有人将立业视为人生的根基,认为若无事业支撑,便如无根之木,难以在社会立足;也有人坚信,做人是生命的根本,纵有万千功业,终要回归人品的较量。在我看来,立业与做人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,而是相互交织的经纬,共同编织出精彩的人生画卷。
立业是人生的基石,它赋予生命方向与做人价值。古往今来,无数仁人志士以立业为舟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商鞅“立木为信”推行变法,以改革大业推动秦国崛起;张骞弃官从商,创办大生纱厂,用实业救国的理想为民族工业开辟道路。当代“天问一号”团队历经十年攻关,让中国探测器首次着陆火星,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航天事业。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历史进程,更让奋斗者的生命闪耀光芒。在现代社会,事业是实现个人价值、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。若无事业,人的才华与理想便无处施展,生活也会陷入迷茫与空虚。
然而,立业的根基在于做人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“知行合一”,强调道德修养与实践行动的统一。若人品不正,即便事业暂时辉煌,也终将崩塌。某互联网巨头企业曾凭借技术优势快速扩张,却因漠视用户隐私、恶意竞争等问题,在舆论声讨中失去民心;个别学术明星靠抄袭造假获取荣誉,最终身败名裂。相反,“老干妈”陶华碧坚持“不贷款不融资、不上市”,凭借诚信经营和过硬品质打造国民品牌;钟南山院士八十余岁仍奋战在抗疫一线,以医者仁心赢得全民敬重。可见,人品是事业的“压舱石”,唯有以德立身,事业方能行稳致远。
更深刻地说,做人与立业本质上是一体两面。北宋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这种心怀天下的品格,促使他在仕途上锐意改革,推行庆历新政;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归国,正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,支撑他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终身。他们的故事证明:高尚的品格不仅是做人的准则,更是立业的动力源泉。当一个人将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连,以正直、担当、诚信为底色,其事业往往能超越功利,迸发出持久的生命力。
人生如树,立业是向上生长的枝干,决定生命的高度;做人是向下扎根的根系,奠定生命的深度。只重立业而忽视做人,事业如空中楼阁;只谈做人而逃避奋斗,人生便成无源之水。唯有将立人之本与立业之志融为一体,在拼搏事业中锤炼品格,在修身立德中拓展事业,方能成就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的人生。这或许就是古人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的智慧——以人品托举事业,用事业反哺生命,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成长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餐厅的烟火滋味 - 海报新闻